您好,欢迎光临族谱云!
族谱云
首页 > 族谱知识 > 倡导编修家族志
倡导编修家族志

发布:2020-07-13  来源:平台  浏览:2707次

倡导编修家族志
“姓之有谱,族之有志,犹如国之有史,国史记录一国之史实,族志记载本家族之渊源、世代人物的传略、迁涉、居住、婚丧、子孙繁衍等史料。维新堂始祖维岳公系邵阳申氏第二十一代华庭公长房,诞辰一百二十余年,以其一人之身,繁衍子孙已五代一百余人,散居北京、上海、安徽、广东、广西、贵州和湖南长沙、怀化、张家界、吉首、靖州、邵东等地,难免有家人相見不相识,辈分难辯,血源骨肉,不相往来,同宗血亲,犹如陌人。2003年,康如兄查阅大量史料,参攷《邵阳申氏创修通谱》,精心撰写族人传略,首修《维新堂志》,并于2004年初自费打印成册,分赠族人。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血浓于水,情重于山,人生应追根溯源, 思宗祭祖, 不忘先辈之恩泽, 传承先辈之美徳,凝聚家人之亲情, 促进家族之昌盛。康如兄此举是惠及本家族千秋大业兴旺发达之大德。
首修《维新堂志》至今已十年,本家族在人丁、婚丧、学业、事业、家业诸方面均有较大变化和发展,本人已年逾古稀,精力尚可,有意为本家效点力,前年初,便有二修《维新堂志》的想法,经二十五代兄弟多次相聚和通讯商议,一致赞同续修《维新堂志》,各位家人本着数千年编修家谱(族志)“书善不书恶” 的原则,认真撰写传略、简历,积极提供史料,经全体家人共同努力,二修《维新堂志》已由本人付印成书,分赠各位家人恵存。
感谢各位家人对二修《维新堂志》的鼎力支持,唯望本家族以后之贤达善人将《维新堂志》世代延续修编,青史永垂。
谨以此书祭祀先辈英灵,明昭后世子孙,使本家族昌盛永康。
因本人才疏学浅,此书难免有误或遗漏,恳请家人谅解。
本书为本家史料,请勿外传。”
这是我2014年二修<维新堂志>的前言,阐明本人编修家族志的原由。
姓氏修谱,从始祖开始,记录几十代后裔庞大的人脉网络,便于本姓氏宗亲追根溯源,了解本姓氏重大史料,让后人思宗祭祖,不忘列祖之恩泽,弘扬本族之美德,凝聚本族之亲情。历代先辈不惜耗巨资,费很多人力和漫长时日几修纸质族谱,这是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是本族永存的无价之宝。当今邵阳申氏聚本族之贤才达人,创修申氏电子族谱,在原有纸质谱的基础上,资料更完善,查阅更方便,保存更久远,续修更简捷。大大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充分说明我们申氏家族人才辈出,人丁兴旺,事业发达。
为了克服本姓氏家谱的某些局限性,本人倡导族人编修家族志,除了编篡直系列祖的史料外,主要收编主修者上下各二至三代家人的资料,记载本辈及前辈家亲的简历,列表记载本家族成员名录、生辰、婚配、住址、学历、职业、职务、职称、通讯等。本人以为编修上下五六代家族志,让散居各地的家亲更能知根知底,更能沟通交流,更能互帮互助,更能凝聚亲情,适用性更强。
                  申怡如  2019.1.11. 于上海
                           


上一篇:家谱知识
下一篇:九五创修通谱后记
隐私信息
隐私保护
免责声明
帮助中心
常见问题
问题反馈
联系我们
微信:zhiming8654
QQ:317829845
邮箱:kefu@zupuyun.net
族谱云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

Copyright  ©2015-2021 谱云科技版权所有 著作权证 :2019SR1058459 网站备案:黔ICP备19009278号 网警备案:50010702502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