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排名不分先后):申其贵、申理斌、申彪、申建华、申光裕、申杰
古风二题
文/申其贵
一·申氏魏郡堂
魏郡名门自古扬①,
申宗一脉显辉煌。
邺城故地根基厚②,
燕赵遗风枝叶繁。
忠孝传家承祖训,
勤劳致富续华章。
堂号高挂昭来世,
千秋万代永久芳。
二·苏州申氏老家
炎帝后裔心自骄,
苏州美景梦中遥。
申公敏三家山在,
时行功绩史册昭。
明代状元留佳话,
宰相风范映云霄。
至今百姓传颂久,
吴地繁华永不凋。
注①魏郡:汉高帝初设,相当于今河北省魏县、河南省浚县、山东省冠县之间地区,是申姓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②邺城:位于今河北临漳县内,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曾为魏国(魏郡)都城。
2025.2.24
祖源
申理斌
江有源头树有根,
户承血脉国书陈。
贤存敬意彰先辈,
德育儿孙启后人。
槐下黎元千族走,
庙中双帝百家神。
欲知我祖来何处,
洪洞仙乡山水亲。
注:双帝:指华夏始祖炎黄二帝。
裕州申氏祖源歌(古风)
申理斌
方城申氏来源多,
祖出山西是根萝。
君不见,
十八子之一申流祖,
避难离晋来唐河。
悄隐桐河东南处,
开枝散叶今千窝。
南阳市县有其后,
裕州博望一支挪。
君可知,
独树李庵密县至,
家谱金汤毁兵戈。
口传祖居申家沟,
申仪始祖田里禾。
多年后,
官遣己愿又来裕,
石寨雪岭大梁坡。
七里庵村随后到,
苦寻裕州附堂哥。
支支盘,
家家算,
根源摸,
洪洞万户撒山河。
我族本为炎帝后,
西周姜诚诗经歌。
敕封申伯得爵位,
建立申国居宫峨。
国祚绵延一四一,
始遭强楚驻兵魔。
家毁民散南北地,
辄改申姓吟悲歌。
两千多载春与秋,
申人代有荣光驮。
百万宗亲逢盛世,
再筑辉煌鸣鼔锣。
注:方城申氏来自山西的有四支:赵河石寨,拐河雪岭,杨集大梁,杨集七里庵。
来自桐河的两支:博望,柳河。来自密县一支:独树李庵。来自山东一支:老县城大口。但归根结底都是来自山西。
七律•申氏祖源颂(下平一先)
文/申彪
裕州城外望云烟,
吾氏宗亲历史绵。
洪洞山西根犹在,
东南桐水叶出田。
传承炎帝血源脉,
敕封申公爵位贤。
入驻楚兵家分散,
重归盛世德风传。
2025.02.24
祖源(古体)
申建华
申姓祖源古申国,
先祖曾居岐山角。
西申南申和东申,
一脉相承故事多。
又有上海称申城,
源自黄歇春申君。
申姓自古为贵胄,
四岳神农炎帝后。
家族情(古体)
申光裕
申门后裔志高昂,
共济和衷向远航。
祖训昭昭心底刻,
家风凛凛韵悠长。
同怀壮志兴家业,
共继贤才谱锦章。
一脉相承凝众力,
千秋盛景颂荣光。
祖源(古体)
申杰
源溯炎黄脉自长,
姜姓封申始开疆。
南阳故地承遗德,
西周诸侯振纲常。
包婿泣秦忠义显,
培敬传家翰墨香。
千载宗风昭日月,
子孙继志永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