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在家族事业活动中以平常心理开展
工作几点思考
(作者:申国祥)
中国几千年修谱续谱文化盛行,修谱续谱已成所有姓氏的一门必修课和必备课,更是一种常态,翻开历朝历代修谱续谱都不一样,大多数谱书续修在五年一修、或者十年一修一次,因为这里太多辛酸苦辣的味道,也没有多少人愿意牢头这活儿;续修谱过程中有时候因天灾人祸,战乱等导致终修、停修等事情发生,还有就是各姓氏家庭成员的重视程度有关,从历史长河看,修谱续谱三种形式或者更多形式修谱,但我所见主要有官方修谱和民间修谱,还有就是半民间半官方的修谱等,无论那种形式都是为了把谱书修好!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参与家族事业活动才能平衡心理需要,所以,我着得平常心参加家族事业活动最好,最合适。
思考之一、平常心参加 不会心衡失衡
一个人无论你干什么,只要你目的性很强的话,那么,就一定存在心焦与心急的心里表现,这个时候如果未能达到目标,就会出现心里失衡和心里困扰,举个例子吧,学生高考的话,本人和父母亲要求儿子考到一个什么好学校,其实,这种愿望和心里需求、心里预期、心里期待,有没有错我认为没有错,也是正常状态,正常心里需求,关键是是自己的基础和基本条件在那里?如个人学习成绩、个人努力程度、个人兴趣爱好、奋斗方向和目标,一句话要量体裁衣,不能髙空建屋,不能眼高手低,否则就难以实现心里愿望和预期,结果会出现心里失衡,家族事业的关心程度、爱心奉献大小不能存在个人的竞争与攀比心里;尽可能量力而行,举例:个人向家族事业捐款,有些人捐款100元和1000元进行比较,有些人拿出100元已经是家庭最大极限了,有些人拿出1000元是家庭里九牛之中拔一根毛,不会对家庭和工作及生活有任何影响,相反捐款出100元的家庭有可是财尽粮空了,家庭压力很大,所以,在这样一个家族事业活动上,不能攀比,否则会心里失衡,向家族事业献爱心、捐款就是一种善举行为,也是一种公益性事业行为,是一种心身向善,心里高兴和愉悦的事,是平常心体现和行为。
思考之二、平常心参加 正常心里反应
在这里我说的平常心里就是正常心里,这是我多年观察和体会出来的,因为人的心里活动,他与人的心跳脉搏反应是一致的。举例:如果一个人患有髙血病,又在干活且在时间上,完成任务时间很短,这个血压高的人一旦授受了任务,心里就有压力,如果你再增加新任务,此时他一定会生气,也会血压升高,心里反应也会激动、生气、发火,用心理学专业语言来说就情绪容易波动,这个生气来源是由于在原来任务基础上增加了新任务、又加上旧任务完成的时间太短所以压力大,此时如果再有人来找他帮忙或者新任务,这时就会发怒,有一股不明之火在他心里,一旦不顺心就会大发雷霆,弄得整个环境的人都不好受,甚至会不干了的可能,所以,平常心也是分正常人的平常心和病态人的正常心里反应,无论你是正常心里还是病态时处正常心里之中,我认为心里异常有三种调节方式。一是自我调节控制心里平衡;二是朋友亲人的心里疏导和自我发泄调节心里平衡;三是本人去医院或者有人陪伴下去医院找心理医生进行心理调节、心里治疗、心里疏导,使致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这样有利于工作、家庭生活,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处理,有利于家族事业进一步发展和前行,所以讲平常心里参加家族事业工作,才能正常心里处理好各种家族事业活动等。
思考之三、平常心参加 不图报心安定
事实上家族事业活动就是一个不图回报的社会性公益事业活动,好多人不愿意参加的原因,主要是进来家族事业中进来进行献爱心的,有的个人意愿,有的是他人意愿,有的是父母心愿等行为表现,有父母亲在世时的句话,有亲朋好友的一句话,有和尚的一句话就直参与慈善机构和慈善活动,参与家族事业献爱心行动;有些人原来父母亲就是一个爱族、支持族群事业的人,当时父母亲没有这个能力,但他们有个心愿,就是为家族事业做些有益的事,故老人临终时说:“儿子呀,女呀!我走了之后,你们要有钱了一定要光宗跃祖,回报家乡父老。”只不过这个话是一个遗言的对现,这里要看很多因素,有些人会听从父母亲的遗言办事,这主要是这些儿女是有能力,有本事才行,相反是做不成善事的,因为能力不行,想做善事没有资金,想做善事身体健康不行,总之心有余而力不足,还有个别人进来做善事就是想得到回报,当观察一段时间后着得没利可图就退回原位,不再参加家族事业活动与工作。所以,我认为家族事业活动其本身就是一个无私奉献的活动,一个不图回报的行为。作为族人无论你年龄大小,无法男女老幼、公务员、军、工、干、教人员都是社会人,都是由族人组成,关注族人事业,族谱、家训、祖训都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文化复兴重要内容,是时代文化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提倡平常心参加族群文化,奉献族群文化,这是大爱精神,更是无私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