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魏阳文化传承促进会,与会的申氏宗亲:
值此魏阳文化传承促进会成立暨首届申氏忠孝文化节开幕之际,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申姓委员会向贵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文化节的顺利开幕以及全体与会的申氏宗亲致以最诚挚的祝福。
姓氏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基因。申姓,作为古老而荣耀的姓氏之一,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始终秉持着“忠孝传家”的祖训,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河南是申氏发祥地和最早的聚居地之一。随着历史的发展和西晋、隋唐、宋元等朝代的天灾兵燹等缘故,或“南渡”或戎边、或迁徙是构建了分居大江南北的不可分割的申氏历史渊源。例如,申泰芝:字元之,号白云居士,唐代洛阳人。平定湖南苗蛮之乱而留修邵阳。作为唐代的文化中心洛阳,培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他的成长和学识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作为道教的发源地之一的洛阳,对他的道教信仰和修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夯实他成为著名道士和政治家的坚实基础。再例如,《申氏受族谱·始祖朝奉公传(录旧)》载:“公讳朝奉字(逸翁),为邵陵申氏之始祖也,其先世洛阳累代簪纓,公於宋末年閒宦遊楚地,聞同族仙翁泰芝飛昇遺蹟未甚遠,遂遶道往觀登山瞻拜,見其山水佳麗土地肥美,不禁躍然曰:吾族仙翁沖舉於此,孟初、仲初、季初公遷居於此,則此地即洛陽也,何不可居焉!因卜居於太平之橋頭,今先人屋與先人廟以公所創而得名也。而蓮荷、佘湖二山公嘗進香往來,其神像殿宇、田土等項多公所置焉。公之子孫萬有餘人,本地太平、中鄕仁風及西鄕灘頭與祁陽歸市、黔省婺川、南京皆公之嗣也,公之貽謀遠矣。”
魏阳之地,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贵会的成立,无疑为挖掘、保护和弘扬魏阳地区申氏独特的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平台。随着时代的发展,河南申氏和湖南申氏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山水相隔,但两地之间一直保持着密切的文化交流。通过宗亲会、互联网等方式加强沟通与交流,共同举办家族活动,传承家族文化,增进了两地申氏族人之间的友谊和团结。
“天下申一家亲”,申氏忠孝首届文化节的举办,不仅是对申氏家族忠孝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也是促进不同地域申氏间文化交流互鉴的桥梁,对于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深远的意义。我们坚信,通过此次文化节的举办,定能进一步激发我们申氏家族对忠孝文化的关注与热爱,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申氏家族更加璀璨的光彩。
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申姓委员会愿与魏阳文化传承促进会携手共进,加强合作,共同探索申氏文化的深刻内涵,促进申氏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再次祝贺魏阳文化传承促进会成立暨申氏忠孝首届文化节圆满成功!期待未来我们能有更多机会交流学习,共谋发展。
恭祝我们中华民族更加繁荣昌盛!
此致!
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申姓委员会
二〇二五年四月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