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郡申氏之旷世传奇四
申爱山
按照中国的地形,要想统一全国,必须从北往南打。秦灭楚,晋灭吴,隋灭陈,元灭宋,清灭明,扳起指头数数,比比皆是。
而从南往北呢,诸葛亮北伐,祖逖北伐,岳飞北伐,孙中山北伐,都是铩羽而归。
毛爷爷就是看透了历史,一看从南往北没戏,就绕道北上,先把东北占了,然后开着铲车往南推,最后百万雄师过大江,轻轻松松,水到渠成。
从北往南一定稳赢?也不一定。赤壁之战,淝水之战,也都是号称百万大军下江南,但结果却是南方干败北方,并且以少胜多,粉碎了多少英雄的春秋大梦。所以说能不能成功,还要看老天爷是否垂青。
按石勒现在的兵力和气势,过长江灭司马睿是分分钟的事,因为这时的吴中豪族根本不把司马睿当盘菜,各自为政,一盘散沙,而司马睿要兵没兵,要将没将,石勒真要铁马冰河杀过来,那就是摧枯拉朽,中国早统一一百多年,根本没有后来南北朝的事儿。
但人算不如天算,石勒陈兵江北,正在伐木造船,不想碰到了百年不遇的大雨,连下三个多月,把人下潮了,下毛了,潮得人都长毛了。道路冲毁,粮草断供,军心开始涣散。石勒这个羯子牛脾气上来了,要跟老天爷较劲,我就是要死等,不相信老天还不放晴了!
老天爷见下雨不中,就开始下病,军中瘟疫大起,几天就死了一半,几万人呀,扔都没地儿扔。申钟也不幸中招,一病不起,张宾端水送饭,跑前跑后,照顾的无微不至。
申钟对张宾道,天意难违呀,渡江无望,人困马乏,这样拖下去,日久生变,此乃兵家大忌,赶紧让将军北撤吧,否则追悔莫及。
话还没完,就听帐外传令,要张宾火速觐见。张宾一进中军大帐,见乌乌泱泱挤了一屋子人,石勒满面愁容,摇头不止,各部将领有的要打,有的要降,弄得石勒左右为难。见张宾进来,大家又齐看张宾,张宾不慌不忙,半天就崩了一个字,退!
一滴水溅到滚油锅,立马炸了。退,往哪儿退?我退敌追,还不叫人当瓜切了,出的什么狗屁主意,大家唇枪舌剑,纷纷刺向张宾。
石勒咳嗽一声,等大家静下来了,又转问张宾,退向何方?张宾道,将军连年征战,居无定所,连个窝都没有,又能退向何方?我们都是北方客,在这里水土不服,不能久留,我意大军回撤,退到黄河以北,邺有三台之固,西接平阳,东扼兖青,占喉衿之势,若据以为都,定能守四方而保万全。
石勒闻言大喜,撩髯抖氅,一跃而起,兄弟们,别吵吵了,就这么办吧!立封张宾为右长史,并吩咐下去,往后对张先生均以右候相称,谁也不能直呼其名,以示尊重。
张宾这个高兴啊,一蹦三尺高,一路蹦蹦跳跳来见申钟,弟弟弟弟,好消息好消息,你哥涨工资了,明天咱有鱼吃了,遂把觐见的事儿说了一遍。
不想申钟不喜反怒,挣扎着坐起来,指着张宾说不出话,为什么要去我家,为什么不去你家?邺城城高池深,一时半会儿打得下来吗,那要死伤多少人,你这是害我,还是要救我?
张宾一想可不是,邺城是申钟老家,守城的要知道申钟在外头攻城,还不把申钟全家杀了。张宾后悔刚才的建议冒失了,赶紧赔礼道歉,弟弟说的是,路上我再跟将军吹吹风,争取不打你家,换打我家行不行?申钟叹了口气躺下,那也不行,打就打邯郸吧。
打邯郸,邯郸用打吗?我在《河南王申阳》里已经写到,章邯在巨鹿之战前已经夷平邯郸,邯郸现在就是三面没门的土窑,人都没有,还用打吗?张宾心知肚明,但又不好多说,这头安顿好申钟,那头琢磨接下来怎么办。
翌日石勒班师,路上连个人影都没见着,更别说粮食了,中原连年征战,百姓十之七八逃亡江南,中原纵是米仓粮垛,但无人耕种,又焉来粮米。石勒军中大饥,士卒相食,屁股大的,走不动道的就被当了下酒菜,这样倒好,还没过黄河,又减员一半!
石勒这个丧气啊,本来要一鼓作气扫平江南的,他娘的一仗没打,就剩这几万残兵败将了。啥也别说了,赶紧撤吧。简短截说,这天大军来到邺城,隔漳河仰望三座摩天大楼,石勒心里哇凉哇凉的,这么高,怎么攻呀。
守城的是刘演,并州刺史刘琨侄子,并州就是太原,坐高铁转眼即到,要是一时半会儿攻不下来,刘琨再出马,那就要腹背受敌了。
石勒犯难了,虽说以前曾三攻三台,但这次却与往日不同,感觉有点力不从心。一见主帅畏难,将士们更是泄气。张宾献计道,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咱们接着往北吧,襄国虽比不上邺城,但毕竟也是王城,我那人熟地焦,进城不费吹灰之力,就没必要在这儿损兵折将了。
石勒一听也是,找个窝要紧,保存实力要紧,攻城还要造云梯,建吊斗,怎么都得十天半月,实在耗不起了,兄弟们,听右候的,襄国地干活!
襄国是哪儿?邢台,张宾的老家。申阳传里写过,张耳被封恒山王,都城襄国,就是这儿。这里多一嘴,有的说我写错了,张耳是常山王,不是恒山王。其实没错,因为司马迁避讳汉文帝刘恒,所以将张耳称为常山王。就像接下来小皇帝司马邺在长安即位一样,邺城要改称临漳,建邺要改称建康。
张耳之后张敖袭位,又是当朝驸马,刘邦的女婿,当然要把襄国建的有模有样,但是在位时间太短,因为部下刺杀刘邦,张敖被贬为侯,襄国也就成了和尚的帽子,平不沓啦。
说到刘邦讲个笑话,历史哪个皇帝最爱骂人,最会骂人,脏话连篇,能把人骂死?那非刘邦莫属。高阳酒徒郦食其求见,刘邦大骂,什么他妈狗屁儒生,拿他帽子来,先让老子尿一壶。魏豹请假回家,一去不复返,刘邦派人去找,魏豹说,我受不了老三那个臭嘴,太能埋汰人了,不分场合,不分大小,整个一个骂街泼妇出身,没法跟他混。陈平投奔刘邦,刘邦问陈平,我跟项羽怎么比?陈平说,大王你素爱骂人,骂的人垂头耷拉脑的,而项羽为人,谦恭有礼。其实陈平说的是实话,项羽乃贵族出身,确实不是一个大老粗,而刘邦却起于草野,真是个骂街的好汉。贯高刺杀刘邦,就是因为刘邦骂他们的王太厉害了,太难听了,他们实在忍无可忍,这才抄家伙要替张敖出气。可以想见刘邦骂人的水平之高,搁今天至少也混个嘴欠博士后。
接着说石勒,真如张宾所言,占襄国就是一路平趟,没磕没绊,顺顺当当。不过进城一看,实在不敢恭维,城墙高低不齐,这里个齐家豁子,那里个新街口,军队都没法布防。老百姓也都是穷的叮当响,你想抢粮,老百姓还不知道抢谁呢。不过张宾有主意,他知道哪儿有地主,哪儿有余粮,就指挥人马分成几路出城,没过几天,城中粮草已是堆积成山,石勒一看满心欢喜,这下好了,可算能睡个踏实觉了。
还没等石勒眯上眼呢,两路大军已经兵临城下,五胡十六国大幕徐徐拉开,段氏鲜卑隆重登场,申钟第一次遭遇真正的生死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