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钟
(后赵司徒·魏郡申氏之祖)
事迹:
334年,石虎称居摄赵天王时,任命申钟为侍中,后迁司徒。石虎晚年不理朝政,大兴土木,太尉、秦公石韬和太子石宣专权跋扈,申钟屡次劝谏,石虎不采纳 。冉闵杀石鉴,申钟与司空郎闿等上尊号给冉闵。冉闵称帝,任命申钟为太尉。冉魏永兴三年(352年),前燕慕容评破冉闵军,申钟与诸王公卿被俘送至蓟。燕帝慕容儁任命他为大将军右长史 。其子有申胤、申邃、申绍、申道生等 ,曾孙有申恬、申谟、申坦、申隆道、申纂、申洪之等。
世系
申钟(后赵司徒)
|
?
|
申宣(刘宋兖、青二州刺史)
|
申谟(宋竟陵太守)
|
申元嗣(宋广陵太守)
|
|
|
申谦(宋辅国将军)
|
|
|
||||
申恬(宋豫州刺史,辅国将军)
|
申实(宋南谯太守)
|
|
|
|||
?
|
申永(东晋青、兖州刺史,宋太中大夫)
|
申坦(宋徐、兖州刺史,辅国将军)
|
申令孙(宋徐州刺史、宁朔将军)
|
申孝叔
|
|
|
申阐(宋济阴太守)
|
|
|
||||
申邃
|
申爽(宋雍州刺史)
|
申隆道(宋北兖州刺史)
|
申明仁
|
申康(北周泸州刺史)
|
||
申敦(北周汝南郡守)
|
||||||
申静(北周齐安郡守)
|
||||||
申处(北周上开府)
|
||||||
申道生(辅国将军、兖州刺史、金乡县侯)
|
?
|
申乾之
|
|
|
|
|
申洪之(北魏东宫莫堤)
|
|
|
|
|||
?
|
?
|
申纂(宋兖州刺史)
|
申景义(北魏济阴郡守、扬州右司马)
|
|
|
|
申胤(前燕司徒左长史)
|
|
|
|
|
|
- 1. 侯旭东:北魏申洪之墓志考释 .个人图书馆.2017-01-16[引用日期2020-06-12]
- 2. 《周书》卷三十二 列传第二十四:申徽,字世仪,魏郡人也。 .国学导航.2006-09-12[引用日期2020-06-12]
- 3. 《魏书》卷六十一:申纂者,本魏郡人,申钟曾孙也。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2021-02-04]
- 4. 《宋书》卷六十五:“申恬,字公休,魏郡魏人也。曾祖钟,为石虎司徒。” .国学[引用日期2021-02-04]
- 5. 《资治通鉴》卷九十八:“慕容评送魏后董氏、太子智、太尉申钟、司空条攸等及乘舆服御于蓟。尚书令王简、左仆射张乾、右仆射郎肃皆自杀......以申钟为大将军右长史。”
- 6. 《晋书》石季龙载记上:”司徒申钟谏曰:'度赏刑威,后皇攸执,名器至重,不可以假人,皆以防奸杜渐,以示轨仪。太子国之储贰,朝夕视膳而不及政也。庶人邃往以闻政致败,殷鉴不远,宜革而弗遵。且二政分权,鲜不及祸。周有子颓之衅,郑有叔段之难,此皆由宠之不道,所以乱国害亲,惟陛下览之。'季龙不从。“
- 7. 《晋书》石季龙载记下:“赵揽、申钟、石璞等上疏陈天文错乱,苍生凋弊,及因引见,又面谏,辞旨甚切。季龙大怒曰:'墙朝戌夕没,吾无恨矣。'”
- 8. 《宋书.卷六.本记第六.孝武帝》:“庚子,以辅国将军申坦为徐、兖二州刺史。”
- 9. 《资治通鉴•晋纪•二十四》:尚书右丞申绍言于太傅评曰:“今吴王出奔,外口籍籍,宜征王僚属之贤者显进之,粗可消谤。”评曰:“谁可者?”绍曰:“高泰其领袖也。”乃以泰为尚书郎。泰,瞻之从子;绍,胤之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