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族谱云!
[登录]
[注册]
谱云首页
|
关于谱云
|
帮助中心
网站
族谱
谱序
族人
字辈
资讯
高级搜索
谱云首页
百家网站
百家资讯
族谱库
修谱教程
系统公告
系统手册
在线修谱
首页
>
族谱知识
>
族谱编修的意义
族谱知识
族谱编修的意义
发布:2020-09-01 来源:申氏网· 浏览:2788次
此处谈族谱的意义,实际是讲编修族谱达到预期效果后所产生的影响。在此不妨温习一下2011年3月,温家宝总理答韩国记者的一席问话。温家宝总理说:“一个国家的实力不仅表现在经济上,而且表现在国民素质、文化发展和道德情操上。我们国家有着5000多年的文化传统。在世界上经历劫波而现在还保存完整传承下來的文明古国中,中国是一个典范。文化传统是一个国家灵魂,文化传统更具有感召力和凝聚力。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扬祖国的文化传统,同时我们也懂得,要学习和借鉴世界先进的文明。只有这样,才能使祖国的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只有开放包容,才能使国家强大”(见《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3月5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陆定一,一九八九年元旦在《神州姓氏新考序》中讲:“姓氏是团结的象征,姓氏有纪念的意义,姓氏存地望的考证,姓氏藏故事的由来,姓氏富民族的溯源,研究姓氏可证历史之误,可解古人之疑,可壮今人之志,可树道德之风,也可通古名今。研究姓氏乃是继承中华民族历史之美德,树立社会主义伦理新风尚的一件大事,望广大姓氏爱好者共勉”。由此可见,修谱有着非常重大意义,现就其族谱在国际国内所产生的不可估量的影响,阐述如下。
1、在国家政治生活各领域中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众所周知,“盛世修谱,谱载盛世”,既是盛世,故国家政治清明,国防强大,科技先进,经济发达,文艺繁荣,外交势强。这一切,必然反映到国家细胞组织的家庭与家族,其载体就是族谱。所以,编修族谱,对国家政治生活各领域,所产生的影响,是无法估量。大家都了解,“重视人这个最活跃的因素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发展”,也就是说,人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因素,也是最活跃的因素。每个姓氏,无论大小,都有各式各样的出类拔萃的人才,而且是人才济济,必然充实到各领域,各界别,发挥着作用,其大其小,又是不可估量。而这些人才,又对社会起着推动或阻碍作用。这些作用为后世所产生的影响,亦又不可估量。为此,仅以浙江钱氏为例即可说明。钱氏从宋代以来的1000余年间,可以说是代有人才,长盛不衰,尤其是近现代,更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政治家、文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如自然科学方面就有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的钱学森,中国力学之父的钱伟长,中国原子弹之父的钱三强,被合称为“三钱”,另外还有水利水电工程专家钱正英、环境工程专家钱易等;社会科学方面的晚清著名骈文家钱振伦,近现代文学理论家、文字学家钱玄同,古文学家兼教育家钱基博,翻译家钱稻孙,国学大师钱穆、钱钟书、钱仲联,中国农村经济和世界经济学家、教育家钱俊瑞,画家钱君陶等;还有政治领域的清末著名的外交家钱恂、新中国外交家钱其琛,台湾前监察院长钱复等等,就是其中著名的代表。据统计,钱氏当代仅科学院院士国内外就有100多人,分布于50多个国家,遍布世界五大洲。
2、在国际交往中的影响。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故谱牒信息含量非常广泛,并包括国际交往内容,在某些事件上,要获取信息,求得印证,族谱乃是获取这些信息的不竭之源。比如2002年,在上海申办世博会的关键时期,新华社发了一条消息:在1851年伦敦首届世博会上,来自上海的中国商人徐荣村曾以自己的“荣记湖丝”参展,并获金银大奖。这就将中国参加世博会时间提前了16年,而这个发现是来自于上海图书馆收藏的一套家谱。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徐希曾在上图翻阅寻找自家的北岭徐氏宗谱时,看到了关于其曾祖父徐荣村参加世博会的原始记载。谱内传记中详细描述了徐荣村的参会过程,并载有获奖奖牌、荣记湖丝商标及牌匾等实物画像。
3、族谱可以补充法律制度所涉及不到的内容。众所周知,无论是旧时或现今族谱,明白记载着许多族规、族训,家规、家训,规定了各种处亊与交往的原则,如对国家、社会、邻里,对家族、家庭中的长幼、妯娌、兄弟等,如何相处才对,如何相处不对,有规有劝、有行有禁,实质是一种家族制度的规范。通过族规、族训,家规、家训,来规范人伦道德,这实际是对社会法律和制度的一种重要补充,在一定范围内,起到法规触及不到的作用。当然旧时族规中,有极少数规制与现行法规相违,那是时代所限,另当別论。所以中国姓氏文化研究委员会秘书长于丽黎说:“家谱是中国5000年文明的见证。在过去它是一种家族制度规范,能够规范人伦,是对社会法律和制度的一种重要补充”。
4、族谱更重要的意义是文化传承。首先,古文化传承,往往表现出以家族为特征。由于受宗法制度影响,故往往是祖孙父子、兄弟叔侄互相影响,互相激励,从而形成了一个个耀眼的文化群体。因为家族的政治背景、经济条件和文化氛围,尤其是对子弟的教育能力与方式,决定了这个家族文化特点。如建安诗人中的“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北宋散文家“三苏”(苏洵、苏轼、苏辙)、明朝湖北“公安派”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近代湘潭的黎氏八兄弟等等,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尽管古代有所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的说法,而家族文化则多有例外。
其次,当代家谱可以作为传统文化展示,可以重温先祖的优秀文化。正史的记录毕竟是有限的,范围也不广,而家谱可以作为历史研究的有利补充,更加生动。如果我们现在珍视和珍藏好家谱,那么也是将来子孙了解我们的一个范本。尊重家谱是尊敬祖先的表现,中国人有很朴素的祖先信仰,不仅中国,而且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比较大的国家,也都存在浓厚的祖先信仰。韩国保存了很多完好的家谱,他们的总统卢武铉、卢太愚都曾经到中国山东来认祖寻根。
再次,族谱详详细细地记录着一个家庭、家族的文化、艺术与科学等。它不像专业那样筛选、精华,但它的数量之多,涉类之广,范围之大,是其它文化图籍难可比拟。比如所谓不能入流的小人物,妇孺之作,俚俗之品,不能登大雅之堂者,不能面世之者,它都收录。然而就是小人、小品,常成为史志和专籍图书之补充。同时,从这小人、小品的传承文化中,窥窃出该时代的某些需要的东西,举如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咏谔,呈现出这个时代的原貌,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有力佐证。
5、族谱可以让祖宗与后代有一个共同的精神家园。俗话说:“乱世藏黄金,盛世修家谱”。今天,物质生活提高了,接下来应该提升精神生活,家族文化建设应提上议事日程。有人会问,为什么要记住家族历史?记住它干什么?留住历史,温故而知新,从中获得一些收获。编纂自传、家族史,让自己的事迹与记忆不断传承下来,至少在家族中不断传承,这是一种相当积极的人生观。追溯人生历程,总结人生得失,是做人的一大任务。人类的伟大,正在于能用文字记录人类的言行。祖先逝世以后,只剩下有价值的文化,其人生经验、人生历程,会对后人有一定启发。有了文本,人死后,其故事仍可流传于世,影响后世,可以为后辈所传。这样始祖的历史,先代的历史,现今族人的历史,就共同组成一个家族史,有了家族史,就建构起一座家族精神家园,可以激励后人,让前后代精神相通。一个人站在列祖列宗前,翻阅记录着祖辈事迹的家谱,那种生命的神圣感觉与历史感觉,对一个人学会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珍重亲情,提高自己的责任感,能起着无法替代的励志作用。
6、修谱是公民修史权回归。我们从谱学产生、发展、形成的整个历史过程而知,在封建社会初期,上流社会士绅家庭,才有修家史权利,故天子有玉牒,诸侯有年表,大夫有世家。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提高,民众修家史获有普遍权利。当今社会,公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当然有资格书写自己的小历史,写自己家族的历史,这是历史书写权的回归,让家谱成为另一类档案资料。
文人皆知,春秋时左丘明著《左氏春秋》,大量采用当时公卿贵族如鲁国三孙、晋国六卿等家族的家谱档案资料,成为家谱档案利用研究的篙矢。汉代司马迁编撰《史记》,更是大量采用家谱档案,使家谱档案利用研究正式起步。晋代贾弼撰《姓氏簿状》,这是第一本家谱档案研究专著,家谱档案研究利用趋于成熟。南北朝王僧儒继承发挥贾弼研究成果,编撰《十八州谱》,家谱档案研究利用达到鼎盛。唐太宗、武则天撰《姓氏录》、《氏族志》,林宝撰《元和姓纂》,家谱档案研究虽在发展,但水平没有太大突破。宋代郑樵撰《通志 氏族略》,收录百余部家谱,延续了家谱档案研究的传统。明清时代,虽然私家编撰家谱风气很盛,但家谱档案研究已经接近尾声。“五四”运动以来,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利用开发家谱档案,成为时代的要求和呼声,著名学者潘光旦、杨殿询适应时代要求,对家谱档案经过科学推理分析,发表大量有关家谱档案研究著作、论文,初步完成家谱档案研究从古典到现代、从手工到科学的转变。可惜此后家谱档案研究陷于停顿,具有影响的研究成果稀少,面对这种严峻形势,作为现代档案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把这项工作进行下去。
7、族谱积淀着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是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它具有普遍性、传承性和变异性。而族谱蕴含了许多民俗文化,因为众多家族,不仅供奉列祖列宗的牌位,而且虔诚膜拜,这就催生了祖厝、宗祠、家庙、神龛等建筑和地域礼俗。这些礼俗,由于地域不同,于是又形成带地方色彩的民间的风俗习慣,它是正礼之外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礼仪。一些礼仪专著,也收集各地礼俗。随着祭祖礼俗与儒、佛、道教的影响融合,形成了独特的祭祖规制、原则和程式,剔除某些不合理的成分,实为中华民俗文化之大成。历历族谱,包含着华夏山河的人杰地灵,渗透着炎黄子孙的聪明才智,展现着中华民族的文明成果。
8、对祖国和平统一产生着重要影响。台湾自古是中国领土一部分,由于历史原因,形成分割,尽管如此,无论土居或客居,但台湾同胞的根在大陆,两岸人民,同族同祖,同文同种,同根同源,永远连接着血缘与亲情。这种血缘与亲情,是溶在两岸人民血液中,铸在文化里,即便被那浅浅的海峡阻隔,但却隔不断永远连着的根性。两岸人民,同为炎黄子孙;涓涓血脉,在共同流淌;历历族谱,架起沟通的桥梁,永远连接着血脉,沟通着亲情,凝聚着民族精神,民族回归之魂,永远在共同铸造,这就是寻根认祖。自改革开放以来,台湾同胞首先掀起回大陆寻根认祖的新高潮。近年来,台湾同胞特别是高层人士,如连战、宋楚瑜等,回大陆观光、访问、拜袓墓、查族谱。2005年5月,宋楚瑜访问大陆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在瀛台宴请宋楚瑜一行时,赠送给宋楚瑜的礼物中就包括一套宋氏家谱,宋楚瑜表示这是“最好的礼物”。在接见时,胡锦涛总书记讲道:“家谱续写着家族的繁衍史,许多人从这里找到了自己的根。国图方志馆藏有一套《湖南湘潭昭山宋氏石潭房七修族谱》,该谱清晰地记载:湘潭昭山宋氏原世居安徽,至元代,始迁祖宋文学携三子移居湘潭,从此世代相传”。胡锦涛总书记送的这套家谱,是国家图书馆工作人员,以《湖南湘潭昭山宋氏石潭房七修族谱》为原本,按照1∶1比例重新印制的。谱载,宋楚瑜曾祖父宋增阅生有宋声显、宋声顺和宋声颚三子。其祖父宋声显生有宋扬晖(册名宋达,宋楚瑜父)、宋扬曜、宋扬曙三子和宋扬映一女。该谱修订时,宋楚瑜尚未出生,所以其名字不在谱中。
台湾同胞根据家谱记载,真正认识到自己是真正的中国人,而不是台独分子所说的“台湾人”,从而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向心力,对反对台独,促进统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新闻报道中可以看出,即使台独死硬分子吕秀莲,当初也曾回福建访问故居,查阅家谱。由此可见,编修族谱,对祖国和平与统一可起着促进作用。
9、族谱是重要的资料档案库。1939年春,周恩来回祖籍绍兴,族长拿出《老八房祭簿》,让他续谱。从周恩来祖父迁至江苏淮安后,周恩来那一辈的人基本没有回去过,因而祭簿上没有他们的名字。周恩来在祭簿上续写道:“恩来,字翔宇,五十房,樵水公曾孙,云门公长孙,懋臣公长子,出继簪臣公为子,生于光绪戊戌年二月十三日卯时,妻邓颖超”。这一资料,载明了周恩来的生辰八字,标明了其淮安家世与绍兴祖籍的关系,对研究周恩来个人及家族历史具有重要价值。又如毛毛著《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就引用了大量族谱资料。家谱有很多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这些传统文化绝大部分都有其积极意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有责任继承,加以发扬光大。陕西旬邑县发现《肖氏家谱》,详细记载了该地名人肖之葆先后四次参加科举考试的过程,我们从中可以窥视古代科举制度之一斑。
族谱作为一个特殊的专门档案种类,与其它档案种类相比,有其固有的特性。一是家谱档案信息资源具有隐秘性。家谱档案的形成、保管、利用都是由本家族、甚至本家族中特定的人物负责的,往往秘不示人,外人不能接近,这就决定了家谱档案信息资源具有强烈的私有性、隐秘性,更需要开发利用,使其变成公共资源,为社会服务。二是家谱档案信息资源具有长久性。家谱档案本身和它的信息资源都是在长达数百年或数千年间形成的,信息涵盖时间跨度较长,可供长期开发利用。三是家谱档案信息资源具有原始性。家谱档案的内容是记载者或保管者的亲自经历,是未经加工的第一手资料,没有经过后天雕琢加工,朴素无华,如若将其信息资源加工,便可成为精美玉雕。四是家谱档案信息资源具有稳定性。家谱档案的内容、形式长期以来都已形成固定格式,变化极少,其信息资源比较稳定,有规律可循,开发利用较简易。当然,勿庸讳言,家谱档案信息资源也存在某种缺陷、不足,有的宣传反动血统论,有的鼓吹个人英雄观,还有的散布封建迷信,这些都是家谱档案信息资源中的糟粕,应当予以废弃。
10、族谱是人口资料的来源。我国人口发展史料缺乏,给计划生育工作带来诸多不便,而家谱恰恰弥补其不足,成为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参考资料。从家谱档案信息资源中,我们可以搜集出古代人口发展流动资料,总结出人口发展、流动等诸多信息。如明万历年间编撰的河北武安《白氏家谱》,详细记录了该家族永乐年间(1403-1425年)从山西移居邯郸的历史。从河北磁县《谢氏家谱》中可以发现自明初洪武元年(1368年)至清初乾隆五十四年(1736年)的368年间,该家族从一对夫妻已发展到180余人。
总之,族谱在中华文明传承中,起到了不可替代作用,所以上至统治最高层的皇帝,下至黎民百姓,从古到今,无不重视族谱。宋理学家朱熹在为德兴钟山夏氏谱,序文中述道:“粤自天子,至于庶人,莫不有族,则亦莫不有谱。盖世殊时異,源远流分,纵横错杂,若水之万流,木之千枝,非作谱以属之,无以详其源而求其本,此有关于世道,而家家不可无者。故天子有玉牒,诸侯有年表,大夫有世家,士庶有谱传,此之谓也。今家之无谱者十常八九,甚至亲未尽,而不可相通,遇途舍而若不相识者,咸安焉,不为怪甚?可慨也!夏氏宗谱,纪名纪事,详源清委,所以辨尊卑,笃恩义也。移徙者书其地,流亡者入其祠,使生有所自,死有所归也。族类远近亲疏,皆得以联属之。后子孙油然兴起孝悌之心,晓然知有尊卑之分,又知身之所自出,皆上古神明之胄,知木本水源之道也。后来者尚图继承,以衍其传,爰书此,以为后日征云”。此序虽越千年,恰如眼前所见之而写,故全文抄袭,切望今之世人,深思熟虑修谱之意义!
收藏
支持
反对
上一篇:
为什么要修家谱?
下一篇:
家谱为什么“只记好不记坏”
关于我们
关于谱云
谱云记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隐私信息
隐私保护
免责声明
帮助中心
常见问题
问题反馈
联系我们
电话&微信:15207395118
QQ:
534022833
邮箱:kefu@zupuyun.net
官方微信
Copyright ©2015-2021 谱云科技版权所有
著作权证 :2019SR1058459
网站备案:黔ICP备19009278号
网警备案:50010702502242号